种植富硒水稻,让农民奔上“硒”望致富路。2014年,五星村党支部围绕土地经营权改革,成立了村级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亩,种植有机富硒水稻,初步实现土地经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经过6年的发展,该合作社规模基本稳定,入股面积3030亩,入股社员358户,股本金额达到58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壮大,累计达到180万元。
“当年就脱了贫,别提那兴奋劲了!”郑兴民说,2014年,他家的7亩地入股合作社,这几年靠着合作社的分红,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今年,我又将8亩地入股合作社,就盼着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咱们的日子才越过越有奔头。”
夏日阳光照在插满稻秧的广阔田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驱车一路朝南,来到五星村集体经济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大米加工车间机器轰鸣,院内,两辆大卡车正等待装货。车间内,46岁的陆刚站在稻谷加工生产线的第二道关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刚脱去谷壳的“五星大米”,不时伸手去搅一搅,好让米粒更顺畅地流向下个环节,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发展中心就建在家跟前,我们两口子都在这儿上班,一个月能挣7000多元,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孩子。”
多年科学种田的实践,让徐建平积累了不少经验。对于农业,徐建平逐渐有了新的认识,他说:“要打破现有的种地分红模式,要实现一地多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在徐建平看来,单纯地让农民入股分红固然能增加收入,但是土地的价值并没有实现最大化。
“我们五星村集体经济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项目是在今年年初投入使用的。建的时候我就在想,咱自己种的水稻就要自己加工,这样不仅能把握大米的品质,有自己的品牌,通过大米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还能进一步解决闲余劳力,增加村民收入。”徐建平信心满满地说。
如今,五星村富硒水稻不仅有了规模种植,还拥有了加工基础。200平方米的蔬菜保鲜库,对村民种植的蔬菜进行二次分拣包装,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产值,让村级集体和村民的口袋愈发鼓起来。
富硒水稻种植安徽大山村里藏"财富":仅富硒大米就年创收300万
大山村的价值远不止农家乐这么简单。当这块富硒土地被发现后,很多人也看上了这块宝地,挖掘出了它更高的价值。比如这里最有代表性的富硒水就已经被开发出来,运向全国各地。
2022/02/07
富硒果树之王—富硒无花果种植技术喷施富硒叶面肥
无花果还是富硒水果之王呦,其果实含硒54.7ng/mg,叶子含硒量189.3ng/mg,是最新发现的浓硒果树,其含量是食用菌的100倍,大蒜的400倍,硒被营养学家誉为“生命的奇效元素”。
2022/02/07
我国富硒农产品开发成效非常显著 富硒农产品国家标准是什么
富硒植物类农产品中开发利用比较成熟的有富硒茶叶、富硒大米、富硒玉米、富硒大豆、富硒小麦、富硒魔芋、富硒甘薯、富硒蔬菜瓜果(富硒杨梅、富硒苹果、富硒猕猴桃、富硒荔枝、富硒火龙果、富硒花生、富硒大蒜等)、富硒中药材等约100多种。其中富硒大米生产已经形成规模,成为主要的富硒农产品。
2022/01/29
依托富硒资源 打造富硒品牌
富硒羊肚菌、富硒红提葡萄、富硒鸡蛋、富硒大蒜、富硒金丝皇菊、富硒牛羊肉……近年来,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富硒特色农产品,来自北京、无锡、成都等地的客商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2022/01/28
富“硒”到底是富个啥?富硒叶面肥有力新保证
普通大米大约每公斤含硒35微克,国家要求的“富硒米”标准在每公斤70-300微克之间。以一个成年人每天吃300g大米来算,吃“富硒米”每天可以摄入20-90微克硒,数量上来说确实有效,但是考虑一下性价比似乎也并不值得。
2022/01/28
河南洛阳发现12.9万亩富硒农用地
在全部工作区范围内有望圈出富硒农用地35万亩,圈出可供开发的绿色、无公害、天然富硒农产品开发基地;提供2~3处富硒小米、富硒芝麻、富硒花生、富硒豆类等天然富硒农产品开发基地。
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