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一定想不到,在很多游客的眼里,大山村是个神奇的地方。游客都说,自己在城市里心脏不好,可是住在这里就没事了。有的还说这地方住着对血糖的控制很有帮助。其实这些游客并不是夸夸其谈,大山村在安徽省池州市的石台县,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全村人口不到500人,80岁以上就占12%,建国五十多年来,没有发现一例癌症患者。这个地方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原因就在于,大山村这个地方是个富硒之地。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已经被众多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大山村因为土壤种富含硒元素,所以这里的食品和饮水都是富硒产品,很多老人慕名而来,到这里休闲养生。这一住,好多人都已经成了村里的常住居民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这里的游客几乎没什么年轻人,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说,能在这个小村子里常年住下,除了养生的环境之外,看中的还有这里平民的价格。70元一天连吃带住,老人们表示非常满意。
养生的的环境,再加上平民的价格,这里的农家乐常年游客不断。王喜红在村子里是最早开办农家乐的,现在她家29个床位,一年到头都是客满的状况。她现在最担心的不是客源,而是生怕安排不开,让老客户失望。大山村的青山绿水带来了一批一批的养老人群,也为王喜红带来了可观的财富。一年收入20万,比以前做农活舒服多了。
根据我们了解,一年收入20多万,在村里是最普遍的,做的好的农家乐,一年最多可以收入70万元以上。听说大山村里富硒又富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看中了这里,口口相传,让大山村摇身一变,成了养生的好去处。别看村里没什么特殊的游乐设施和项目,但是对老年人来说,随便在山里转一转,一年四季都有的玩。春天可以采茶,夏天去小溪里游泳抓鱼,秋天还能参与秋收,满山都是野果子。
在大山村,老人不光有的玩,吃饭也不用操心,每个农家乐按点开饭,一日三餐都荤素搭配的很好,吃的也都是农户家里自己种的蔬菜,晚上大家聚集在广场,跳舞唱歌,一天的欢乐时光就过去了。当大山村的农家乐为老年人营造出了这样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时,他们对这里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烈。只要来过一次,还会再来,跟农家乐的老板也都成了家里人。
大山村的价值远不止农家乐这么简单。当这块富硒土地被发现后,很多人也看上了这块宝地,挖掘出了它更高的价值。比如这里最有代表性的富硒水就已经被开发出来,运向全国各地。除此之外,这里的“大山第一村”富硒大米,也是大山村的一张名片。富硒大米不光创造每年300万以上的财富,大山村的村民依靠大米销售,也尝到了甜头。来村里养生的老人,因为亲身感受过这里的优质环境,临走时都会买上几袋这里的富硒大米,这也给当地农户增加了一项收入。-光是卖给来玩的游客,一年都能赚上20万。
富硒好势头: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南川将打造“富硒南川·康养胜地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川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富硒南川康养胜地”新闻发布会。新华网从发布会获悉,南川区富硒足硒土地面积占全区面积超过98%,南川区将利用这一优势打造“富硒南川康养胜地”。
2022/02/10
富硒蔬菜该怎么吃富硒蔬菜种植技术喷施富硒叶面肥
在选择蔬菜富硒方式时,必须结合蔬菜自身的条件,综合考虑各富硒方式的优缺点。溶液培养富硒,相比于土壤施硒,可使蔬菜在低浓度的外源硒下达到更高的硒含量。 富硒蔬菜,以食补代替药补,利用蔬菜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这种补硒方法不但安全方便,而且补硒效果明显。同时蔬菜较其它农作物方便易得,成本低,便于商业化推广。
2022/02/10
种植富硒苹果引来全国订单
安徽硒无忧生产的富硒苹果专用有机硒肥,专门供应全国各地大小苹果种植户,致力于扶持富硒产业和果农,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硒产品研究组”历经九年时间,研制开发出以植物生长所需的发酵氨基酸活性生物酶与大量有益微量元素结合,再通过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精制而成的一种生物制剂——“土伯富硒植物营养液”产品。
2022/02/09
水稻富硒叶面肥哪家效果好-富硒水稻发展前景看好
富硒农作物生产专用肥是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利产品,是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优质高效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富硒系列肥料具有吸收快,作物转化率高,使用方便,促进挂果结实,增产效果明显等特点,最大的优势在于精准控制作物硒含量,分为小麦、小米、水稻、玉米、果蔬、豆类等多个系列20多个品种的肥料。
2022/02/09
调查发现10多万亩富硒土地,这个地方开发潜力大
富硒农产品具有广阔前景。调查中心以富硒、富钼、富铜、富锌、绿色等指标为判别依据,将原州区耕园地分为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后备开发区3类,并提出了土地利用开发建议。
2022/02/08
富硒食用菌粉为什么能吸引人?
中国大部分地区食物中硒含量在0.22ppm以下,东南沿海是我国的富硒地区,也只有0.1ppm,是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限。所以补硒成为近年火热话题,商家加盟富硒食用菌粉。
2022/02/08